92岁于漪寄语05后学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8-25浏览次数:25

92岁的于漪老师拍了拍高一学生封皓元的肩膀:“千钧重担,挑着!”这是最近在上海杨浦高级中学教学楼内发生的一幕。

       作为曾经的老校长,于漪老师这次重回阔别已久的校园,与这里的00后学子们,开启了一次特别的“青春对话”。忆往昔不易,谈未来奋斗,“一个人,你的精神上有青春密码,你永远就有用不完的劲。”于老师与学子们聊了很多。在她的眼中,“青年是人生之王,让自己的青春在学生岗位上闪闪发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中华脊梁。”这是这位人民教育家对青年学子们的殷切期望。

谈教书育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于老师,为何您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这是00后学生面对老校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一说到教育问题,于漪这位人民教育家的声音立马提高了八度。在她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与教育紧密联系”

于漪回忆起自己读书时的一幕幕,“我们那时的条件和你们现在比有着天差地别。”于漪读高二时,抗日战争刚结束,学生们在临时校舍里住读,10个人一间房,一人一张小席子在泥地上打地铺,空间小得翻身都困难,吃饭都没坐的地方,只能站着吃。

如此艰苦的条件,反而激起了年轻的于漪愈加强烈的求学欲望。“我记得高中的校训是5个字——一切为民族。”于漪说,“作为青年,从小就要立志。我为何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

“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的工作往深里说是为我们未来的国民素质打地基。” 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事业,于漪说,“一个人的基础打得好不好,根子扎得正不正、深不深,会影响其一辈子的发展,就像一棵树,只有根子扎得深,树干才会粗壮,尤其是基础教育,是给青少年儿童奠定人生之基。教师这一工作是有战略意义的,所以我选择了这份工作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谈00后的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是第一位

谈到00后,于漪说:“00后有很多优点,你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像你们这个年龄要“愚蠢”得多(大笑)。现在的00后,视野比较广,信息渠道非常多,思维非常活跃,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强得多。

步入校园途经学校操场之时,恰逢学生们在进行课间操, 于漪驻足许久,眼角带着笑意。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她多次提到青年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顶顶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强健的体格”。

把“体”放在第一位,自然有她的原因。因为“没有身体这个‘1’作为开端,后面什么都没有”。于漪认为,现在的学生物质营养很丰富,但还需锻炼四肢、五脏及六肺,接受风吹雨打。

有意思的是,面对00后的一个个问题,于漪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答疑,她还反问了学子们,“你们觉得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拥有旺盛求知欲的学生,才是于漪最愿意看到的学生的样子。“我上课时最开心的是学生把我问倒,将我的军,那么我一天都会非常开心。作为一名学生,一定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学生倘若能难倒自己的家长、老师,学习才会好。” 于漪说。

寄语当代青少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于漪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这些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于漪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们一定要在享受现在幸福生活的同时,为后人栽树。” 

于漪聊到了彭湃烈士的遗孤彭士禄,他一生为共和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作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为核潜艇设计了心脏;二是为中国建设了核电站。直到生命垂危,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我想这就是我们青年的榜样。继承革命遗志绝不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必须实干。”

回顾往昔峥嵘岁月,再立足00后如今所处的年代,于漪用了“生逢盛世”四个字。“现在的00后成长在这样强大的国家,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了我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勤克俭,兢兢业业才创造出来的。”

但在于漪看来,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要学会“勇挑重担”。“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真的做到全面现代化,尚受到很多制约,包括中国的教育。”于漪说,“西方有些国家认为中国永远是思想矮子、学徒身份。不是的!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和骨气。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被它们卡脖子,很多标准是西方定的。面对这样的现状,年轻人要身负重任,咬紧牙关,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

这位人民教育家,至今的信念,依然是这样一句话,“办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要有一颗中国心。这颗心里,要装着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赤子情等,更要装着国情、国运、老百姓的安危,求世界之大同。”说这话时,她的情绪比此前任何一句话都显得高昂、激动。     

“生逢盛世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肩负重任!”说这句话的时候,于漪用力拍了拍一旁学生的肩膀,“千钧重担,挑着!”

(来源:上海市团市委官方微信“青春上海”)

(文字编辑:雨桥   网络编辑:舒松)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官网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10号楼219-220室  电话: 021-54642752

邮箱:shsdyjzx@shnu.edu.cn

Copyright © 师道网

Shidao.shnu.edu.cn

www.shidao.online

总第: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