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的当代价值——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全国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沪、京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155

       为了积极学习贯彻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提高我国师德建设理论水平。2017年11月28日与2017年12月24日,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上海市伦理学会、《解放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沪、京两地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近40位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和学者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教育伦理的当代价值”“我国优秀传统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思想中哪些道德原则、规范、概念和范畴,可以提炼并纳入中国特色教育伦理或教师道德的话语体系”“进入新时代,紧密结合当前教师道德生活的实际,我们应当对传统优秀师德理念赋予怎样的新思想、新内涵、新要求”等议题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识到构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理论规范体系与话语体系尤为重要,它需要立足新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实际,必须重视从我国优秀教师道德传统中吸取有益的思想资源。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既有民族继承性又有人类共同性,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教育无德不能繁荣发展。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要着力建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理论和话语体系。

为师之责首在“传道”

       在我国,教师历来都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优良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朱贻庭教授认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教师要通过教育人来传承教育伦理文化,因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对以往“天、地、君、亲、师”的传统观念我们应该得到适当的改变,即“天、地、亲、师、君”,这样才可以让人们重视和摆正教师应有的地位。他认为教育即事业,我们首要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不可混为一谈,教师道德也必在伦理之中,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师生,有学生才有教师、教师道德,要在师生中去考虑教师道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瑛教授指出,中国古代,师与“天、地、君、亲”同尊,不但是知识的传继者。而且是道统的承继者,师与道不可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对于师来说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师的意义和责任,第一是传道。韩愈《师说》说,“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道德经》指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与德相比,道是最重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道德则是由道决定的。道是什么?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和历史规律,是代表着时代要求,是指示人们前进的方向道路,也是人们应当自觉追求的理想信念。道德是由道决定的,是人为了实现道,必须具备的行为的规矩、规范。“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德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因此,必须据道以立德。以道德而立人铸魂。师道就是孔子在《论语·述而》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道”。它是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我们今天的树德首先就是要基于这个“道”,传这个“道”,树立起这个坚强的理想信念。陈瑛教授还认为今天师道的提升,首先要志于今天之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志于此道,则具备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而立德,立己树人。道进,则德也应随步跟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进入一个新时代。并以此为根据。进到“依于仁”,就是要以人民为核心,从爱人民出发,学习并传授各种知识和本领。教师道德与时俱进。把我们的“德”立足于“道”之上,以道促德,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也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重要而且艰巨,这是我们的责任。

仁爱精神是教师道德的核心素养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虐童”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教师应当有“仁爱之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仁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素养。他认为,“教育仁爱”是教育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仁爱”一词与中国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仁”密切相关,它具有由“己”推“彼”的特性,又由“爱人”而推及“泛爱众”的发展路径,而“忠”、“恕”则是践行“仁”的“爱人”的具体方法。“仁”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智、仁、勇”三达德理想人格的君子。他还通过对孟子眼中的“仁义”和墨子道德观中的“仁”的深刻阐释,最终总结出以下结论:所谓“仁爱”,一是爱人,同情、尊重、宽容、关爱他人;二是爱中应有智慧、规范和实际行动。此外,王正平教授还从中西伦理比较的视角探讨了教育仁爱。他认为,西方伦理学家对“仁爱”的理解和定义同样对教师道德建设具有启示价值,即“仁爱”就是具有促进人类利益和造福人类社会趋向的对他人温柔同情、慷慨关怀、宽恕博爱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显然这些见解同样对我们当今正确理解教师的仁爱都提供了思想资源。当代中国教育要有仁爱精神,教师更应当要有仁爱品德,要关爱同情他人,爱中也还要有智慧,要有规范和实践性。只有教师讲仁爱,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也唯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和谐共处,才能构建良善的道德秩序,才能创造人人能够过上真正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上海师范大学的何云峰教授提出,我们现在构建师德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爱,其次是幸福。首先要将教师的爱激发出来,因为教师的爱是调动学生爱的动力和力量。其次是教师要能够从劳动中收获幸福。何教授认为,这里所说的爱有三个层次,首先是本能的爱,其次是怜悯的爱,它也是来自于人道主义,最后是普遍的爱,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爱自己的学生也要爱所有的学生。这三种爱贯穿在师德当中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坚持经师与人师合一、教书与育人并重

       朱贻庭教授认为,师生伦理的核心是育人,教师就是要育人,离开了育人,教师就无意义。最后,对师生伦理应予以足够重视。要爱生尊师而不是尊师爱生,只有爱生,学生才会尊重老师,教师为何被学生尊敬,因为教的好有教师德育,为何教师不被尊敬,因为教师不自尊。他还认为道要严真理要真师才能尊,教师首要任务是要遵道,教人向上给人以科学。严师尊道,道之尊,师之严才能当上教师。师生伦理关系就是爱生,形成尊师的氛围,教师应该是人格上的高端。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立德认为,要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坚持“经师”与“人师”合一、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高尚事业,要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韩愈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中,很注意把“传道”摆在第一位。何谓“传道”,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他还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多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尊师爱生。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认为,我们今天做教师的资格不仅仅是指职业资格更是指道德资格。教师的道德资格主要包括崇德启志,也就是教师要有仁德;其次是因材施教,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具有针对性;最后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要求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明道,其次要信道,最后要守道,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所传的道才能感染学生认同乃至最后实践。
  中山大学林滨教授则进一步地思考中国特色师德话语体系背后的文化资源。她认为教育最本真的就是文化育人,文化化人。构成当代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其次是革命的教育理念资源,最后是广义的现代教育理念。她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的更应该是同行者的角色,现在的师生关系更具有时代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

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许多专家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批判继承,并根据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话语体系,体现中国教育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为提高我国教师道德水准,发展新时代教育事业服务。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赵修义教授谈到有时我们可能要回到常识去思考问题,因为“真理是很朴素的”。他在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要多讲常识,这是一些让人们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其二,要在具体情境下如何保持常识。在我们的实践中间坚持这种常识,尤其是教育,能不能让大家看到它的发展进程是很重要的。
  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针对目前某些国内学者对于西方哲学盲目接受的现象指出,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中国哲学不合适。因为中国的哲学是求上的政治哲学,而西方的哲学是求真的科学哲学。哲学的区别又影响到教育方式:西方主要以课堂为主,在培养专业人才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中国的学院最初是以培养君主和君子为主,不仅强调技术,更关注的是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在古代,教育不叫教育,而是叫教化。教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改变整个社会风气。他指出,几千年来,中国都是蓝色文化的先进代表,我国的蓝色文化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所以教师道德建设应该对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持有自信的态度,并且能够将这样的自信传承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认为,古代师德中的“师”是泛称,指在道德、学问、技艺有一定特长,并且可以对人提供指导的人,这都可以称为师。而在现在,师主要是指从事教育的人。我们应当将师的范围扩广一些,即所有对青少年身心具有指导意义的人都应当注重师德的培养。而对于教师道德培养的追溯,周代时教育就已经比较完备。周代的教师主要是为培养君主服务。教师有不同的分工和名称,“太保”主要负责学生的身体健康;“太傅”主要负责教导学生的思想品德;“太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也就是教师要同时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那时对教师的要求就非常高,要求教师博学多闻,教化民众。而教育在古代是官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太子,而且对老百姓也负有教育责任。探讨我国传统教育伦理或教师道德的当代价值应当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古代教师的教育道德边界问题,第二个是哪些词能够形容师德的话语体系。首先是“有教无类”,其次是“因材施教”,接着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最后是“尊圣贤”。也就是说,在古代,教师不仅要有道德,而且还要能做事,即“德”与“事”的统一。焦国成表示我们目前在探讨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时不妨借鉴吸收古代的一些优秀话语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贾新奇教授指出:真正做好“古为今用”历来很难。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教育伦理和师德思想,为新时期教育伦理和师德建设服务,这“古为今用”的工作要做好同样不容易。就理论研究而言,为了实现“古为今用”,需要“兼通古今”。“通古”不是仅仅知道传统教育伦理和师德思想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弄懂它们背后的所以然;“通今”不是囿于教育和教师本身来谈教育伦理与师德问题,而是将这些课题置于整个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去理解。总之,把“通今”所得到的清晰合理的价值目标与“通古”所得到的普遍有效的思想启迪结合起来,“古为今用”的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在构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的研究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绝不可忽视其宝贵价值。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夏乃儒教授认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养料汲取刻不容缓,他所提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荀子》具有很大教育研究价值。如“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就值得我们重视。“礼三本”,即“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是礼之三本也。”其二,教育是教师的作用。荀况认为要体现“化民成俗”必要教学为先,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也要把其放在制度的首位。其三,“积善成德”具有借鉴价值。这不仅仅讲的只是知识方面,还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而重点就在于“积”字,不要好高骛远。其四,“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有针对性,只知道让学生背诵课本的人,做不了别人的老师。其五,“时雨之化”。教师应当要及时施教。其六,注重“学”与“友”的关系。要深刻领会“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的涵义。最后,“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多、寡、易、止),教师应该“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克服其短缺之点。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观点一脉相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张自慧教授认为《礼记·学记》中有关师德方面的启示对当今师德建设仍具有很大价值,如师道之尊、师生关系、为师之道等内容的一些要求,现在仍很为我们所受用,我们在教师面前应当有敬畏之心,教师也当有教学艺术。

赋予传统优秀师德理念新思想、新内涵、新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中华民族优秀师德传统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今天建构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并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教师工作的实际赋予新的内容,使之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陆晓禾教授认为,创造性转化,这主要涉及在教育的本质上的转化、在教育中的人际关系上的转化、在教育的使命上的转化、在师德上的转化等。而创新性发展,主要是基于时代实践的师德和教育伦理思想有哪些,应对哪些挑战,做出哪些反应,提出哪些新话语?如蔡元培谈师德,提出教员之本务,要知教育之学、管理之法,教员还要富知识,梁启超提出的不惑包含常识学识和总体智慧,这些是传统师德中没有的内容。诸如此类的,需要我们在当代在新时代中总结和提炼。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朱敏彦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是时代的需要,话语体系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独到的特色和创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说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状,才能真正、切实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要根植于中国实践。加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建设,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实践和时代生活,提炼新概念、凝练新观点、锤炼新表述,“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把问题和学理、体验与思想、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需要民族历史经验的支撑,需要深沉的文化自觉。上海师范大学陈泽环教授认为,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综合三种资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把意识形态和文化立场有机结合起来,教育伦理主要就是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
  复旦大学吴新文教授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会扭化常识,把不符合利润的常识加以压抑,为了追求利润会把不是常识的东西变成常识,我们要格外注意。因为这样的后果会导致把所有的道德都变成理性化的计算的道德,道德会变得很刚性,道德不是行仁义而是由仁义行。讲道德是为了不让商品交换等这些经济原则渗透到道德方方面面,古代抑商在这一层面来讲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伦理如何建构,是对于关系的把握,在这里首先师生关系我们不容忽视,教师要起表率作用。其次,还要注意教师和学校、政府、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表示,我们从传统师德中可以吸取的主要有益因素是:第一,传道明德,以身作则。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是传道明德,使人成人,成为一个“君子”、“大人”“圣贤”,因此,作为师者必须作出表率和榜样,这不仅是师德之必须,而且是以德为本的教育活动能够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第二,“有教无类”,教育公正。今天就是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公正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这实际上就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公正地对待学生即教育对象,是一个为师者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第三,爱生亲徒、乐教不倦。教师道德必须乐教而非厌教,这是为师者的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在乐教的基础上,还要不怕疲倦辛苦,因为教师工作是很辛苦的,培养人的工作是最难的,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提高业务,对每个学生都要倾注心力,这当然是需要一种不知疲倦,甚至是“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不仅要做到“学而不厌”,而且要做到“诲人不倦”。第四,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由于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做事的方法就是待人的方法,从而也是重要的师德内在要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的尊重,也可以使教育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首都师范大学李春玲副教授认为,我们今天新时代的师德建设可以从多方面吸取我国传统优秀师德的有益资源。其中有:1、乐道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德重德的民族,在教育上主张德育为先。在中国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家都是立志乐道,视教育为终身事业,无论在什么境遇下,都怀有献身教育的崇高目的并不懈努力。因此,乐道情怀应该纳入今天的教师道德体系,并且,需要不断地挖掘和赋予新的内涵。乐道情怀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不是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把它转化为乐生的事业。这是一个很高的师德境界,它需要教师在传道过程中,通过学道、悟道、体道、得道,从而达到乐道的境界。2、师表风范。尤其是未成年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很多时候是通过教师的身教去印证他的言教。所以,今天的教师更要把师表风范作为践行的一个重要要求,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表率作用。3.乐学境界。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重德的民族,也是一个重视学习的民族。古人有这样的看法:“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可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他才能成长为人。因此,学习是人成为人的内在需要。这可以看作是乐学的一个认识前提。要达到乐学的境界,需要经过求知、好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4.“内省”、“慎独”修养。教师要有为师的资格,就必须要修养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强调教师要在隐蔽之处见德性;在微小之处重修养,防微杜渐,积善成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建设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国特色教师道德话语体系建设本质上是一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道德建设过程,这要求我们在承继中华优秀师德传统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师德建设成果,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德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着眼于教育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愿景作一创造性的整合与创新性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认为,就弘扬中华优秀师德传统精华而言,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第一,深刻认识中华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师德的合理性价值并借助一代又一代为人师表者的传播传承得以发展绵延。第二,全面开掘中华优秀师德传统的源头活水,对之作出立于新时代的系统总结,使之成为中国特色教师道德体系建设的丰厚资源、丰厚土壤和宝贵财富。第三,深度研究“既做经师,亦作人师”并将“经师”与“人师”统一起来的师德风范。第四,积极弘扬“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的德才统一观。第五,高度肯定中华师德“甘于清贫”、“一身正气”的崇道卫道和弘道精神。中华师德向以“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精神著称于世,孟子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所言的“权力不能倾也,天下不能荡也,群众不能移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是中华师德崇道卫道和弘道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对抵制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为物役”尤其有重要价值。
  上海市伦理学会赵琦副秘书长认为,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道德体系理应不该排斥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提取。要有教育伦理的底线意识,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不同层次的道德底线要明确区分,还要在具体的选拔中得以贯彻落实,培育底线意识。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道的传授者,仁且智在这里很重要,这个行业是一个关系型的行业,教师要和教师、学生等建立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需要运用智慧教导学生,而面对学生想要“超越”教师的现像,这对当代教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中共中央党校靳风林教授指出,当我们将传统的教师道德话语体系与国外的话语体系进行比较时,应当重视价值取向的差异,在时空上不能错位。中国求善,西方求真。西方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思维方式的培育,而中国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改善人性,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大教育家朱熹重视“求道贵正”、“求道贵精”、“学达性天”。他指出,教育具有三个目标,首先是知识教育,其次是思维训练,最高层次的是对人性进行改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邵宝龙教授认为我们要有构建原则,坚持两个根基,坚持中西马三种教育文化资源。构建的指向目标是专业精神、专业规范、教师人格。在发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主要应在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三个方面进行加以创造性转化。师道尊严与师友关系也应当辩证统一去分析。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教师人格七层次的美德提升的结构来逐项加以探索:其一,教师人格的灵魂是信仰。其二,教师人格站立起来的基石是德行。其三,教师应成为智慧的引导者。其四,人格的指导原则和动力是价值观。其五,人格的心理张力是意志品格。其六,人格的境界是审美情趣。最后,教师人格是法权人格。对于中华优秀传统中有哪些精髓是可以用来建构教师的人格,他认为“五常”、“忠恕之道”、“十庸之道”、“内圣外王之道”以及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等,都可以用来建构教师的人格。


                                                             (作者:江雨桥、缪美芹、于涛、林雅静)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官网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10号楼219-220室  电话: 021-54642752

邮箱:shsdyjzx@shnu.edu.cn

Copyright © 师道网

Shidao.shnu.edu.cn

www.shidao.online

总第: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