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有内涵 师德建设促发展 ——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师德建设纪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14浏览次数:21

     “手牵手,心连心,自主快乐同成长”。一走进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偌大的金字雕刻的办学理念就让人眼前一亮,使人感受到这所学校有着开放多元的胸怀和气魄。自成立以来,六中心小学以打造区域“最优强师队伍”为学校的重要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依法治校以德铸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融入于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全过程,而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和谐、规范、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在现代学校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构建学校发展新常态,是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2017年学校启动创建上海市依法治校标准校,完成创建规划,并经学校第十一届四次教代会讨论通过和公示,让全校师生和家长知晓,知晓率达100%。一年多来,学校加快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进程,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推进学校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切实维护学生、教师、学校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坚持学校自主办学的基础上,我们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法治化,依法保障教育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并且依法接受国家与社会的监督。我们一是以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梳理和修订各项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对以往学校制度字斟句酌地审核,对已过时的或不规范的以及侵犯师生权益的予以剔除,适用的加以保留。增加教师申诉、学生申诉、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重大决策咨询备案等民主管理方面的制度,为规范师生行为,保护师生合法权益创造了条件。二是以制度建设及顶层设计为开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为核心,以培养符合党及人民需求的教师为目标,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师德建设制度,通过对教师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的方式,深化教师对相关规范的理解最终取得认可。


  (一)师德规范制度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规范制度,如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 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师德规范制度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将学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 把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把主要依靠自我人格和良心的力量来维系的行为自律转化为主要依靠制度的强制力来保证的社会约束。

 
  (二)师德研修制度化 
  加强师德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学校依据《小学教师标准》中明确的一名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维度”,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围绕“三个维度”设定课程框架,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运作系统,并以“针对问题、满足需求、符合特点”为原则研发课程内容,使之贴近实际,形成系列,相继开发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课程、“教师的职业化技能与心态”课程、“学榜样 立师德”课程等。每学期学校拟定研修计划,提出要求,设置学分。


  (三)师德评价制度化 
  督促教师努力提升师德素质、切实履行教师职责的根本方法是实行师德评价制度化。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外部手段和有效载体。它不仅是师德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活动中发生作用的“杠杆”,而且对教师的道德成长具有教育、导向和激励功能,是教师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转型期,教师道德领域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道德评价作为道德治理的一种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运用。我们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充分听取教师本人与学生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严格的师德考核体系。


  首先,教师自身是师德评价的主体。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具有道德评价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让教师参与师德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师德40条考核自评,通过逐条对照,自我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或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其次,构建多元的师德评价主体。在师德评价中,既要重视教师自身在师德评价中的作用,还运用各种外部力量,建构以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为代表的多元评价主体,在多方参与的基础上形成师德的综合性评价。


  学校连续多年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面向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中,促进了教师自律意识的增强。有教师表示,学生以及家长的监督,让他们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所在,他们唯有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的素养,提高育德水平,才能应对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把监督当作鞭策,时刻警醒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四)师德奖惩制度化 
       师德建设中我们把师德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紧密挂钩, 把落实师德建设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以至绩效奖励、津贴的分配,年终考核的等次等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因而建立师德奖惩制度非常必要。对于师德高尚、育人事迹与教学贡献突出、被广大师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学校大力表彰,给予重奖,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大力宣扬优秀教师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引领广大教师投入师德建设中去,着力提升教师师德修养,让“学师德、树师德、重师德”的理念深入人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的,形成个个有师德、人人重师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德育实践丰富多彩
  道德教育实践是道德观念形成、丰富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社会道德理想、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必要途径。学校每年以重大活动、重大纪念日、重大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注重在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使教师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到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的伟大力量,不断加深对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的理解。我们以聘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聘任党员教师担任少先队组织导师等为载体,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到学生中间,为学生做报告、与学生谈心,参加学生活动,使教师在与学生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激发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感,明确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师德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教师的自身素养,因此我们提倡和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师德研究活动,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总结交流活动,丰富和完善引导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反思、总结、研究和提高的渠道,使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遵守和职业道德。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好老师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高尚的师德一定是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为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和校风,大力弘扬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为人师表、砥砺奋进的崇高师德风尚。学校每年在全校开展“六中心小学特色教师”评选活动。“特色教师”评选是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为选树先进、创树模范在校内开展的评选表彰活动,旨在教师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集中反映学校投身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教师风采。那些经过长期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虽然他们未必有高深的理论,也不一定发表学术论文,但只要做到“道德自律”、“学习自主”、“健体自觉”、“交往自如”中的某一方面,我们就称之为“特色教师”。在师德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们自觉地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常为学生无偿补课,让后进生更有自信;积极投身校足球队发展,暑假无休息;为贫困生慷慨解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一件件关爱学生的小事,构筑起教师伟岸的形象。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向着典型们学习,从教学上,从生活上,向优秀看齐,已经成为校园的风尚。此项活动让校园内的优秀教师领跑,也助推全校教师优秀。
正是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校风,和谐的家校关系,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师爱无言,师爱无私。全体教职工的高尚师德和辛勤劳动,让学生感到温暖,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家长对学校办学达到了100%的高满意度。


  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在“自主快乐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教育者的意义,立德树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校教师们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树立起我们爱岗敬业、可亲可敬的新形象,这对打造学校的靓丽名片,提升学校的美誉度意义非凡。


  当师德变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与实践,融入教师思想中时,良好的师德对广大学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强有力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供稿: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 尹杰)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官网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10号楼219-220室  电话: 021-54642752

邮箱:shsdyjzx@shnu.edu.cn

Copyright © 师道网

Shidao.shnu.edu.cn

www.shidao.online

总第: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