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将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首要条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08浏览次数:11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商学院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强化工作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治理,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立场坚定、师德高尚、教风严谨、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规范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付出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制度

上海商学院党委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政工作建设中来。

1.认真学习上级文件,领悟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 号)、《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委发〔2017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

2.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校级文件。制订发布《上海商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上海商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细则》,正在制订《上海商学院教师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上海商学院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和《上海商学院关于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意见(修订稿)》,并在全校举行学习和大讨论活动,鼓励全校教师贯彻落实相关细则。

3. 认真组织学习师德“红七条”,并对照制订实施细则。我校通过专题会议学习等形式,开展了广泛学习师德“红七条”的活动,各总支发动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市教委根据师德“红七条”发布了《上海高校教师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我校收集教师意见后制订了比较适合本校校情的《上海商学院教师行为规范》,并再次征求意见中。在征求意见稿中,我校将师德“红七条”予以细化,从基本行为规范、人才培养行为规范、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社会服务行为规范、文化传承创新行为规范、国际交流合作行为规范、考评与奖惩等方面给出了细致的要求,对师德“红七条”做了有力的完善与细化。

二、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深刻认识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多措并举、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

1.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主任,其他校领导为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纪委监察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国际交流处、学生处、保卫处、校工会、校学术委员会等单位和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委员会,下设师德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负责全校师德建设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各学院成立由党总支书记、院长任组长,系(部、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师德建设工作组,负责本学院的师德建设工作。

(二)建立师德建设的宣传引导机制

1.建立师德建设宣传机制。搭建论坛、讲坛、沙龙等各种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载体,定期开展师德宣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师德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系统宣讲、宣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要求,不断加强教职工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育良好师风。

2.建立师德建设引导机制。将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教师引进、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培育等与教师发展有关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师德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重视师德的养成。

(三)建立师德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制度。我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守则》《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完善对教师教学行为、师生关系等师德问题的监督。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对外籍教师的师德监督和教育工作。

2.建立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院、系(部、室)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师德建设负有领导责任。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执行不力,出现教师违反师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院、系(部、室)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建立师德建设的考核奖惩机制

1.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年度考核中重视对教师的师德考核;在市级和校级荣誉称号评选过程中,最注重考量的是教师的师德,将师德作为各种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建立健全教师评奖评优和表彰奖励制度。

2.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教师如有发生师德“红七条”中明令禁止的行为: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我校都在其申请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奖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并有相应的惩罚和处分措施。

(五) 建立师德建设保障机制。

根据学校师德建设的实际需要,给予师德建设必要经费支持,保障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人、财、物的保障工作,加大对师德建设的经费投入与支持。

三、认真学习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我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落实高校思政工作责任制

(一)落实思政会议精神,制订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则

1. 强化“四个意识”。 提升广大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中央和上海市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2. 把握根本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转型发展和综合改革中心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3.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等问题,“谋”字在先、“干”字当头、“实”字落地。

4. 深化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新变化,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各环节。

5. 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完善部门和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和督查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二)着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完善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健全组织,夯实工作抓手;加强管理,掌控重点关口;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素养;树立典型,弘扬师德正能量;加强联动,统筹推进工作。

1. 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建立经常性学习机制,将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2. 落实《上海商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宣传引导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考核奖惩机制。

3. 设立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将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与教师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相结合,作为教师评教、职务(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完善有关聘任、管理和考核制度。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应具有一年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

4. 设立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专项教研课题,鼓励专业课教师开展育德施教工作研究。实施以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重点的教师培训计划。健全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5. 充分挖掘专业教学基地、社会实践基地育人资源,引导激发教师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思想实际,建立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行业挂职制度,引导教师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6.设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计划,制定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着力挖掘德育元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针对课程方案、建设标准、教学成效评估等关键环节,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标准和实施规范,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精心打造由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社会实践等构成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首批试点3门“中国系列”课程、4门综合素养课程和3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课程。

7.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勤学的智者、修德的仁者、明辨的行者、笃实的勇者”。

(三)配齐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化建设

1. 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明确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2. 按照中央、上海市文件要求逐步配齐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人员,包括专职组织员、专(兼)职宣传员、专职辅导员和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3. 完善班主任选聘、培训、考核和保障机制;完善落实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管理办法,明确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过程中担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经历的要求;选聘校内名师兼职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纳入工作绩效。

4. 设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结合实际,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级)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5. 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科学合理认定辅导员教学工作量,加大对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激励力度,支持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

6. 制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探索建立海外研究基地,支持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国家和上海市公派项目,以及校级交流项目。

(四)抓好海外归国人才思政工作,弘扬中华文化主旋律

做好旋转门特区人才的国情教育工作和文化融入工作,依托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上海)研修基地等平台,传递中国声音,传达中国主张。

自“人才旋转门”特区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学校引进了一批海外留学人才,在做好此类人才科研及教学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这些高端人才身在异国数年,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教事业发展需要全面、全新地进行了解,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有着进一步的认识与体验,以此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对于海外留学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学校通过组织旋转门人员参观革命历史胜地、系列讲座、文化体验、社会服务等形式认真落实、推进。

我校设有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上海)研修基地,依托培训,我校传递中国声音,传达中国主张,在课堂上传播中国正能量,起到良好的效果。

(供稿:上海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官网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10号楼219-220室  电话: 021-54642752

邮箱:shsdyjzx@shnu.edu.cn

Copyright © 师道网

Shidao.shnu.edu.cn

www.shidao.online

总第: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