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岚:对高校新进教师师德培训的一点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29浏览次数:22

       近年来,为不断提升高校新进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国家到地方乃至各高校,都为高校新入职的教师提供了一系列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大抵由“宏观视野”、“技能精炼”、“素质养成”三大模块构成,旨在帮助新进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一定的教学教育技能、提升科研与人文等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教师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素质养成”这一模块,突出强调的就是教师道德的培养,即师德育成。由于教师道德育成非一日之功,且与个体的道德人格、道德自觉紧密相关,而高校新入职的教师大多来自各个学科、专业,出自教师教育专业、接收过系统的教师道德课程培训的教师为数不多,因此,如何在短期内促成高校新进教师道德形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便成为高校新进教师道德培训的关键。

首先,高校新进教师道德培训必须系统化。即教师道德的内容架构系统化——要按照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教师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党和政府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对教师道德的要求等内容系统地构建,且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所谓针对性,是指系统化地针对高校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来构建教师道德培训模块,要从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出发,引导高校新进教师逐步确立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要使新入职教师认识到:教师道德培训的所有内容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持续地渗透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要系统化地将国内外最新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成果纳入教师道德培训之中,并以此作为教师道德培训的学术内核,在此基础上为高校新进教师道德素养提供基本的内涵,并因此而建立其对教师道德的识别与认同,为高校新进教师逐步坚定教师职业选择,产生稳定的职业忠诚度奠定重要的职业道德基础,从而有利于他们对自身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系统地规划。所谓实效性,指系统化的教师道德培训是否能够真正产生扎扎实实的效果,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道德培训而走过场。这就要求教师道德培训的组织者必须预先调查、了解高校新进教师潜在的教师道德素养、教师道德认知程度及教师道德践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他们有哪些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乃至职业困惑。众所周知,高校新入职教师大多都拥有硕博学位,但是,他们为何选择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有什么潜在的职业诉求?入职之后又曾经遇到哪些职业困惑?他们对教师道德是否有一定的认知并纳入自身道德人格构建之中?他们目前所拥有的教师道德素养是否能够使之构建起稳定的教师道德,从而自觉履行教师道德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培训者不断地去了解、去发现、去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架构教师道德培训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道德培训的实效性,使高校新进教师从系统化、学术化的教师道德培训中获益、在培训中觉悟并认识到教师道德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明白:教师这个职业不是单凭热情、热爱就能够胜任的,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应当以知求善,“依据这种信心去行动的教师就会看到,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说,教师道德乃是教师从业者“安身立命”之本——“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道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道德培养与提高,而且关系到学生个体道德的养成,因为“教师无细节、处处是楷模”。所谓操作性,是指教师道德培训的所有内容都是可直接指导高校新进教师确立教师道德标准、形成教师道德人格、促成教师道德实践,概言之,教师道德培训的内容能够由内而外地指导新进教师的教师道德实践,而非纸上谈兵。这就要求培训者必须在系统把握国内外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基础上,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地导入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以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清晰地确立其职业目标,明确如何构建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同时要求培训者能够在短期内将教师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呈现在新入职教师面前,使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收相关内容并“学以致用”。

其次,教师道德培训必须规范化。即教师道德培训的内容模块、培训流程是规范化的——教师道德培训内容模块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培训流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所谓教师道德培训内容模块构建的学术性,体现在培训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认识与把握上,必须从学术上说明教师道德包含哪些内容?怎样规范地培养教师道德?为何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从学术上框定高校教师道德的外延与内涵,并与国内外最新的教师道德学术研究同步,通过教师道德培训不断深化相应的学术研究,同时针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给出相应的、规范化的教师道德参照建议、教师道德践行指导,将教师道德培训有效地规范在学术研究框架之中,使高校新进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教师道德养成需要学术的支撑,而学术必须是规范的、科学的;教师道德的提升更需要学术的滋养,故学术研究必将伴随教师一生;教师道德的宏观视野的生成,有赖于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所谓教师道德培训流程的科学性,指流程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够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一般说来,教师道德的培训流程,应该遵循新进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律,应该符合高校新进教师的教师道德养成规律,应该呼应新进教师道德发展的需求,使之在短暂的培训中获得相应的支持与帮助。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道德成长经历着五个阶段。依从期 ——  一般是开始工作的前3-4, 基本上就是青年教师刚刚入职之时。认同期—— 一般是工作5-16年。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 这个阶段的教师对于师德的认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分化期——  一般是从教17-21年的阶段,特别容易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质变。稳定期—— 一般是从教达到22-27年这段时间,对道德的认同, 对道德规范的认同逐渐提升为一种内化的价值。自律期—— 一般是从教达到28年以上,他们在教育实践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原则、规范并付诸行动,依靠道德信念,凭自己的道德良心追求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教师职业培训绝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细水长流的过程,青年教师一般都经历过由学生的角色转入教师的角色、由被教育者转为教育者的过程。这是一个对人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角色转换过程。研究表明, 从预期的职业角色到真正地进入职业角色, 心理上最大的变化就是理想到现实的落差,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适应职业角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对高校新进教师的教师道德培训,仅仅是对他们进行教师道德的启蒙,为了促成处于教师道德成长“依从期”的新教师的教师道德养成,并为他们今后进入教师道德成长“认同期”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高校新进教师进行教师道德培训的根本目标是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其道德自律,最终内化为高度的道德自觉,使之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师必须先“修己”再“育人”,先“立德”方“树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一生的功课,而不是短暂的入职培训就能即刻获得的。


(作者:潘文岚,上海师德评价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王爱弟)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官网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10号楼219-220室  电话: 021-54642752

邮箱:shsdyjzx@shnu.edu.cn

Copyright © 师道网

Shidao.shnu.edu.cn

www.shidao.online

总第: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