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谈“学科育人”——专访“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次数:10

李瑾瑜:您认为教育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育分”,教师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强教书育人能力。您教育生涯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科育人”中,并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弘扬人文”“德智融合”“既教文又育人”“树魂立根”,把学生培养成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具有中国心、中国情的中国人,是您“学科育人”的坚定信念;“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是您旗帜鲜明的教学主张。为此您在实践中充分依据语文学科特性,挖掘语文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把语文教学与情操熏陶、知识传授、智力开发融为一体,让每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价值,为学生培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健康人格的根。尤其是您认为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已经远非仅限于书本和课堂,随时面临着多元价值的影响,这就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您的“学科育人”思想智慧与实践财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下我国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使命,是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许多老师存在“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策略困惑,也存在着“学科育人不得要领”的问题,对于提升教师们的学科(课程)育人能力您有什么建议?

于漪:学科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我觉得需要加强对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首先,教师一定要思考清楚教育本原的问题:我们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思考这个问题一定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我们老师习惯于对教育教学某一个问题作技术层面的思考,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教育就是培养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要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放在中国历史的纵轴和世界历史的横轴所构成的广阔背景下来掂量。我们党经历百年奋斗,艰苦卓绝,才取得今天这样来之不易的成就。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后继有人,要培养学生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才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但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又是极其不容易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开放,西方价值观的侵蚀是很严重的,在部分人群中自我中心、享乐人生、国家意识淡薄等问题已显现出来。我们所处的世界,随时都在进行争夺下一代的无硝烟战争。西方总是以各种手段传播他们的价值观,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观点、态度、情绪和行为。这样的文化侵略和颜色革命,就好像是温水煮青蛙,其危险性是不易察觉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用的是中国熊猫形象,宣传的却是美国价值观,这种颜色革命的方式应引起高度警惕。我们的孩子本身就缺少文化积淀,缺少生活经验,因此这种思想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曾经有家长告诉我,小学生毕业互写的祝福语是什么?是祝你成为总裁、祝你成为富婆、祝你成为百万富翁,“学而优则钱”已经深入到某些人的毛孔,一夜暴富的梦想不断侵蚀我们孩子的纯洁心灵。所以,老师一定不能忘掉我们教育的根本,要恪守我们的教育初心。要真正做到“学科育人”,必须首先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高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其次,就是要攻坚克难,立德树人。怎样培养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的教育理论的创新。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科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我们讲了多年的德育,往往得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反复思考,认为德育的堡垒在课堂、在学科里,这个堡垒不攻破,立德树人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学生到学校求学,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接受学科的教育,因此学科教育立德树人一定要全方位全过程。而我们在这方面受到工具理性的很大干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讲,理性有两种,一种是价值理性,一种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关怀人性的世界,讲究良好的动机,求得最好的目的,而工具理性只讲究效果,功利第一,这才是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1903年我国新学制的建立,几乎全部课程都是引进的,包括语文,它的指导思想是工具理性的,就是“实用”两个字。为了“实用”,甚至于有些人提出要全部推翻我们的语文传统,重起炉灶。这就造成各个学科的教学总是被工具理性的实用主义倾向牵着鼻子走,而缺失价值理性,这是历史形成的原因。为了突破学科与课堂上的德育堡垒,我很早就提出了“学科育人”,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既教文,又育人”,将“教”和“育”、“文”与“人”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观点。

就我的实践、认识和体会,想要攻坚克难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第一要提高认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立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抓住了教育之魂。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也使我们从多年来的知识教学为本转换到学生发展为本,是极大的进步。这不仅是教育理念上的突破,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凸显了学科教学蕴含的育人价值。西方教育界讲过教学的教育性,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讲过,“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不能人为地把学习知识跟修养品行割裂开来。我也一直认为德行和智性同为学生生命成长之魂,德行是做人的方向,智性是人生存发展的保障,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首先在认识上要真正从以“知识为本”转移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教书”与“育人”割裂的现状。第二,要转换思维方式。我们通常习惯于线性思维,但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看问题,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比如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多元的系统工程,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四点: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统一体。但它又是多元的,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除了语言文字,还涉及德育、美育的范畴,比如,美的鉴赏与创造是美育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德育的。语言文字是跟思维紧密结合的,语言文字为表,思维内容为里。我们机械操练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语文要素与人文内涵割裂开来。判断一个语句或文字用得精不精当,一定是看它能不能表情达意,“表”是语句文字,“情”是意蕴内涵,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塑造不可分离。我曾经以洋葱打比方,洋葱剥了皮就剥了肉,剥了肉皮也剥掉了,说明语言文字为体,人文内涵是魂,上课魂要附体、体要有魂。这些年来受工具理性的影响,我们的课程只重视了实用功能,而忽略了它的思维功能、发展功能、熏陶功能、感染功能和教育功能。所以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就是强调学科教学要回归其本体价值,这个价值取向是完整的,给学生的培养教育也是整体的。也正是因为多个要素构成了语文学科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对于系统而言都不具有整体性,只有当系统中的诸要素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时候,各个要素之间才相互作用,实现整体发展,教学质量才能整体提高。这样的系统思考也是课标精神的综合性体现。我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常常是不得要领,往往习惯于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或一加一加一的线性思维,将学科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其实“学科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融合的整体。语文就是语文,语言建构与应用是其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文本单元的特征,融合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所以,思维方式的转换,最关键在一个“融”字,融合不是简单相加,或是在学科之外刻意地穿靴戴帽或讲大道理,而是在备课和教学的时候深入挖掘文本原有的内在教学价值。

“融”上下功夫,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青年教师教《老人与海》,他并没有给学生讲多少大道理,而是给他们发了一篇海明威写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让学生将此与《老人与海》共同阅读,然后问学生一个问题:这两篇小说你们看哪个写在前面,哪个写在后面?这个问题学生没有想到,一下子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学生们满怀自信地讲,当然是《老人与海》写在前,《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写在后。理由是什么呢?学生说《老人与海》里面的老人是充满了斗志的,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老人又丧又颓废,所以是《老人与海》写在前面。但当老师告诉学生其实《老人与海》写在后,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写在前时,学生非常吃惊,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这位青年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教学?因为他看到了社会上有些人要“躺平”、要“佛系”等现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此他要用这样对比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生也马上领悟到,由拼搏到平静再到颓唐这是常态,但由平静、颓丧到拼搏这才是海明威的深刻之处。这对学生学习小说要素、发展探究意识、熏陶感染其精神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的思考深度如何,在于教师的思考与引领是不是得法。又比如,我们教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望时,已经被杜甫对寒士的同情之心、恻隐之心所感动了,但如果再深入下去看,最后面还有一句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杜甫的草房不仅屋破雨漏,而且还有断炊之危,他表达的不仅是同情之心,能够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且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个“足”字是最后的主旨,有千钧之力:大家有好房子住,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毁坏,即使自己冻死、饿死也足够了值得了!我们都知道,人生最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的私欲。杜甫在自己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所袒露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是光照人寰的。当你把人放进去思考比照,让学生受到精神养料的滋润,他们做人的境界就会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远离享乐人生和娱乐至死等颓废的人生追求。所以一个“融”字,给老师很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如果每一堂的课都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品德去熏陶一代一代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民族素质的提升就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教师发展研究》2022年第4期,原标题为《教师发展的若干现实问题及其破解之道——专访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

(文字编辑:许佳玮)

(网络编辑:张恺欣)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官网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10号楼219-220室  电话: 021-54642752

邮箱:shsdyjzx@shnu.edu.cn

Copyright © 师道网

Shidao.shnu.edu.cn

www.shidao.online

总第: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