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五一图书促销,我还差几十元可凑满减,余光一瞥,发现了于永正这个名字。学科教学论课堂上,记得吕洋老师提到过有位名师叫于永正,于是试着下单了他的书——《我的教育故事》。回来一拆封,才发现书中全是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并未有教小学的打算,想着怕是一本买回便束之高阁的书了。毕竟还是新书,试着读开头的几篇《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洗头》《放学路上》……
一试不打紧,我完全被这本书牢牢吸引住了,随着对本书写作过程和于老师其人、其教育故事的逐渐了解,自己不禁万分愧怍于之前的浅薄观念。
于永正老师从1962年起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2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于老师可谓中国教育界最早的一批名师。而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是于永正老师在2014年患上白血病,经历数次化疗、与死神抗争了三年后,在生命的最后半年根据回忆撰写的30篇教育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30篇教育故事是77岁高龄又被白血病缠身的于老师根据回忆一个字一个字手写出来的,而当时他的手甚至连握笔都很吃力,最后四篇的字迹模糊到于老师的女儿都认不得,可于老师还是要坚持写完,并且在随笔中重病中的于老师还能记起大量几十年前学生的名字……
钱理群教授在《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这本书中曾讲,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莫过于一位教师用个体生命点亮课堂,形成有血有肉的教育,而非空洞的说教和例行公事的灌输。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血肉人生点亮课堂的伟大师者。“做老师很辛苦,小学老师尤甚,但我从未懈怠过,更未厌倦过。为什么?因为我喜欢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思考、研究、探索怎样教儿童学语文。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言:“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于老师讲:“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
病重中的他曾感叹:“假如时光倒退几十年,不要多,只要十几年,再给我一次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机会,再让我教一届小学生,把我现在相对的成熟献给学生,那该多好哇!”一个把一生献给了语文教育事业的人,在生命弥留之际最关心的还是语文教育!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想要留给后人的教育思想又有哪些呢?我在于老师朴实的随笔中找到了太多珍贵的答案。
01
给与学困生更多的关注与爱
“弱者更渴望老师的同情和体贴,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一件很小的事,一次真情的谈话,往往能让弱者有了信心,使他们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于老师有个学生叫成明,人高马大,调皮又爱打架,且极具知错不改的“躬匠精神”,于老师屡次批评但他就是不改。直到有次春游和野炊,同学们都羡慕起成明在的小组,因为他一个人就扛起了组里一多半的锅碗瓢盆、木柴油瓶。于老师灵机一动,想到了班里刚学过的《金色的鱼钩》,趁机大声说“大家快看!成明多像课文里那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炊事班老班长呀!”成明听后咧开嘴角开心地笑了。有一天,成明的小组长向于老师反映成明现在交作业不拖拉了,于老师很高兴,悄悄告诉成明“最近我很高兴,因为小组长说你交作业不拖拉了,夸你真有个’老班长’的样子呢。”成明又浅浅地笑了。一天,成明在追一位小个子男生,很快追到了,小个子男生叫道“’老班长’’老班长’,我……”两声“老班长”一叫,成明立刻松开了手。“到底是‘老班长‘,觉悟高,宽宏大量,不与小战士计较”于老师在背后笑着说道,成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沉迷于精彩教育故事之余,我反思道:为什么普通的批评教育不起作用,一声“老班长”却有这么大效果呢?后来我想,一定是“老班长”这声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使成明感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信任与期待,使他尝到了乐于助人、规范自己言行的甜头,唤起了他维护这个称号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于老师在后面摘录的名言也很有道理:“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我们才相信孩子,而是我们相信孩子,才能看到希望。不是孩子听话了,我们才尊重孩子,而是我们尊重孩子了,孩子才会听话。不是孩子优秀了,我们才接纳孩子,而是我们接纳孩子了,孩子才会优秀。”
新学期第一天,于老师发现班里多了一双怯怯的、与他的目光一对视就移开视线的眼睛,那是一位因学习不好和爱打架留级的留级生。当时的留级生往往被学生称为“留级鬼”,不被接纳。于老师决定帮助他摆脱自卑,融入新集体。于老师首先专门向他作了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名字工工整整写在了黑板上,又问清留级生的名字叫庆涛后,把庆涛与自己的名字并列写在了黑板上,并且在两个名字间画了两只握紧的手,说:“看,我们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了,从此咱们就是好朋友了!”全班同学热烈鼓掌,庆涛也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面颊泛起红晕。接下来,于老师又组织口语交际课,请全班同学想一想欢迎新朋友庆涛的话,写下来并且念给庆涛听,全班气氛非常热烈,庆涛很感动,也写了自我介绍念给全班同学听。之后的校园生活,于老师和庆涛一起说话,学生们也围过来说话,老师和庆涛掰手腕玩,学生们也涌来和他掰手腕,庆涛逐渐融入了集体。我认识到,做老师的亲近“学困生”,学生就亲近“学困生”,老师尊重弱者,学生就尊重弱者。后来庆涛的性格开朗多了,也没有打过架,虽然很努力,成绩还是平平,但消灭了不及格。于老师认为分数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分数不等于人品,让学生成为一个人“人”,比分数更重要。事实证明,这个班的几次同学聚会都是庆涛发起的,庆涛成长为一个开朗、积极、有人情味的人。
02
别当了老师,就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
“我会经常想想儿时的自己。不忘自己曾经是儿童,才会理解儿童,才会有适合儿童成长的儿童的教育。”同理,我们经常想想自己做学生时的时光,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期待,改善自己的课堂,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的课堂。
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与儿童的生活方式相似,必定让他们感到有趣,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除了时常组织如春游野炊、参观解放军军营,游泳,钓鱼等活动,于老师的课堂也常有“游戏”的影子。教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一开始,于老师问大家:“同学们,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心里说了一句话。你们第一次读到它,心里会怎么想?请大家把你们心里想的用一句话写下来,看和我想的一样不一样。”同学们埋头刷刷写起来,看了之后发现基本无一例外地写到:“一看到课题,我就想这篇文章可能是写爬山虎的。”此时于老师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记录自己之前想法的小纸条给学生看,“看了题目,我想这篇文章肯定是写爬山虎的”。同学们会心地笑了。于老师又问:“可是读完课文后,我又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话。你们再猜猜我会说什么?告诉大家,我第一个字是‘啊!‘,你们读过之后,看会说什么,请写下来。”学生写的又惊人地相似:“啊,原来这篇文章不是写爬山虎的,而是写叶圣陶和肖复兴的!”于老师又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纸条,上书:“啊,这篇文章不是写爬山虎的,是写叶圣陶先生的!”同学们再次兴奋不已。于老师接着说:“当我读前读后产生这样的变化时,我的心里立刻产生了一个问题,你们猜猜这次我会提什么问题?”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课文既然是写人的,为什么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于老师又从口袋里掏出第三张纸条,上书:“课文既然是写叶圣陶的,为什么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学生们更兴奋了,有的甚至鼓起掌来。这个精彩的猜谜式导入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猜的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从读题目入手再回到题目的过程。这个猜是一种游戏,但猜的过程亦是思考的过程,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这种课堂活动,让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让课堂有了活力,有了生机。
当今时代很多学生很小就讨厌上学,于老师认为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作业负担太重,没什么价值、抄抄写写的作业太多。第二,老师的分析太多,学生很被动,不愿意听。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让他们既获得好成绩、好的语文素养,又学得轻松愉快呢?还是要把最关键的东西教会。“我带班,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读书,第二个是练字,要描红,仿影,临帖。第三个是练习写作,练书面表达,但是日记负担太重,要求学生一星期写一篇周记。读书、写字、写作这三件事做好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好处,而且任何时候都不怕考试。”是啊,其实语文就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不论任何学段,使学生真正能在听说读写等活动中获得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还怕什么考试呢?从我的语文学习经历来看,我从小比较喜欢读课外书,不喜欢做题,而小学、初中、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或处于中上水平。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个报告也曾讲,他平时按语文学习规律去做,让学生多读多写,基本上不做练习题。考试前夕,搞点“应试”——做一做练习题、练习卷以及以往中高考的试卷。但有一条:会了的不做,不会的尽力做,实在想不出来,老师讲一讲,而且告诉学生,考试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对付。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平时的负担大大减轻,语文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学生的语文成绩也非常好。
03
素质教育就是教师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师素质的教育。教师有什么素质,学生就会有什么素质;教师不具备这个素质,怎么能让学生有这个素质呢?一句话,教师素质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教学中,老师能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就更容易‘亲其师’,学生越‘亲其师’就越信其道’。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教育就会变得简单而有效。
一天早上来到学校,于老师看见学生小童背着书包往教室走,猛地想起昨天答应送他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字帖,可是出门忘记带了!难道要告诉小童自己没有带吗?于老师觉得不妥,和校长打个招呼后立刻回家去取字帖了。路上正好碰到小童的妈妈,她问于老师今天怎么没有去学校,于老师不好意思地告诉了她。“忘了有什么?小孩子嘛,明天再带来就是了!”于老师却说:“这不是言而无信吗?当老师的可不能这样。”后来小童的妈妈告诉于老师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童,小童很受震撼,慢慢变得说话算话了,她和丈夫也决定之前答应过孩子他写作业时不看电视,之后也会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老师只有先要求自己言而有信,才能要求学生言而有信啊!
美育往往是较为抽象、很难进行的一种教育,但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探索,于老师却有一个心得:“要想土地上不长杂草,就得多种花”。美育不是一句空话,不能只教几本教科书,不能总把学生关在校园里。带领学生参观徐州当地的菊展,“金狮怒吼”“映日荷花”“胭脂点雪”等新品种的菊花让同学们惊叹不已,大饱眼福。于老师想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体悟,为什么不让学生们试着给这些菊花起名呢?学生们兴奋极了,发挥想象力给菊花起了各种名字,女生们改“古龙须”为“百褶裙”,男生们改“钢花四溅”为“光芒四射”,改“鸳鸯菊”为“哥俩好”,还给一株蓝色的菊花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孔雀蓝”,学生们简直乐而忘返了,于老师也深深感只要适当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让学生多看美的东西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旦行诸文字,则是对美的回味与凝炼,让美融于血脉。但是于老师在引领学生看美的东西之前绝口不提“作文”二字,这会影响学生玩儿的性质。等学生产生了美的感受,有了不吐不快的感觉,再提作文,就是水到渠成了。
04
教师的担子:一句话,成就一个人
老师的一句话——有时甚至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能成就一个人。
班上有名学生叫松涛,他学习成绩平平,但是心灵手巧,每次手工制作都很精美。他用筷子和皮筋“搭建”了一座“拱桥”,在上面摆了五六块转后“拱桥”都安然无恙!于老师高兴地说:“咱们松涛心灵手巧,将来一定是一名能工巧匠!”不知这句来自班主任的鼓励的话在孩子看来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多么令他振奋。在班上,大家都开始叫他“巧匠”来了,而他也总是乐意为大家修理坏了的钢笔、削铅笔的刨刀。若干年后,于老师和松涛在街上遇到了,松涛高中毕业后学了三年的汽车和家电修理,现在供职于两家公司。松涛对老师说:“于老师,您知道我学习成绩不好,平时就挺自卑的,但您说我心灵手巧,让我找到了自我。我现在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心里很舒坦,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于老师,我现在仍旧是咱们班的义工和巧匠,今后您的家用电器出毛病了,都记得打电话找我呀!”一句话成就一个人,老师的能量就是这么巨大!
教学要有实打实的教,实打实的学,有时老师要做出示范,甚至手把手地教。有位五年级学生叫高学彬,语文很差,作文两节课只能写四行,被家长送到于老师的弟子特级教师李虹霞班上重读五年级。开学初的几个晚上,虹霞老师每天把学彬带回家里,宾客相待,并且让自己初一的儿子则宇給学彬讲故事,学彬听得入了迷,问:“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则宇回答是从《明朝那些事儿》看到的,“你能借我看看吗?”“当然可以。”学彬边读边与李老师母子交流,虹霞老师也不时讲自己是怎样读书的。学彬手不释卷一鼓作气读完了七卷《明朝那些事儿》,此后虹霞老师不断借书给学彬看。一年下来,学彬像变了个人似的,语文学好了,其他学科也跟上了。后来考入了一所著名中学。虹霞老师不说“你要好好读书”,而是让儿子给他讲故事,诱发他读书的欲望;虹霞不说:“你应该怎样读书”,而是说“我是怎样读书的”;虹霞从不让学彬写读书笔记,而是让他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她听,或朗读一下。教师如果光耳提面命地告诉学生如何如何去做,想必学彬也难以战胜心理恐惧、取得后来的成绩。
于老师将自己住院治疗期间的事和所思所感写到了文章《病中吟》里,令我震惊和深深敬佩的是全文中洋溢着的乐观精神、对爱的力量的赞美、对医生的感恩、对巨大病痛的调侃和云淡风轻,对生命尊严的完美呈现。病重中的于老师还不忘开玩笑,幽生活一默。化疗期间,于老师每天要服一种激素药,白色的药片上有一个大大的字母“P”,每次服12片。女儿倒好水,于老师故意一口把12个药片吞下,笑着对女儿说:“你老爸厉害吧,一口能吞掉12个‘P’!”于老师故意把“P”说得很重,连医生都被他逗笑了。于老师写道从此每天早晨他吃“P”的时候,家人都会哑然失笑,他感叹道:“笑比哭好哇!”读到这里,我猛然想到刮骨疗毒的关云长,但是在我心里于老师比关羽还要坚强,因为于老师的心里永远都是对他人、对教育、对世界的深沉挚爱!
05
结语
一次,信众问星云大师什么是佛,大师说:“你就是佛……只要按佛的教义去做,人人都是佛。我觉得,像于永正老师这样用爱浇灌生命、把生命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不论存世与否,永远都是天上一颗颗最闪亮的启明星,永远都是林间一泓不竭的清澈源泉,永远都是人世一座永恒不朽的丰碑。
鲁迅先生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于永正老师这些前辈们筚路蓝缕,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何为师德、何为师爱、何为师心。吾辈,自当奋发图强,不断提高修养,用自己的人生去点亮中华大地上一节节课堂。
(文字编辑:雨桥 网络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