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教育伦理研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协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具体承办的“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高峰论坛暨”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和许多中小学校长参加了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教授围绕着如何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我国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如何在师德建设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我国的高质量基础教育?当前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面临哪些难题?如何破解?等会议的主要议题展开了深入和热烈的学术研讨。
高峰论坛由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主持。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教育家精神的伦理根坻:恪守底线,追求高尚》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新时代教育伦理精神,它对当前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高位引领作用。但是,真实的师德建设,必须从广大教师的实际职业道德状况和认识水平出发。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恪守师德底线,追求师德高尚的伦理导向。所谓恪守师德底线,就是要遵守“底线师德”,即遵守最起码、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师道德戒律和教师道德规范。“底线师德”向广大教师揭示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承担的最低限度的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底线师德为高尚师德的孕育提供道德基础,高尚师德的存在为底线师德进步提供价值引领。学习和发扬教育家精神,应当从恪守师德底线开始,从“底线师德”,走向“高尚师德”。
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在题为《教育家与时代精神》的学术报告中指出,今日之中国,仍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家,需要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为教育家的出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条件。教育工作者只有回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难题,凝聚并实践时代精神,才有可能成为真正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培养目标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和育人方式的现代化,以及教育制度和教育评价的现代化等,当前急需达成共识的有三个方面。第一,育什么人?第二,怎样育人?第三,为谁育人?解答世界的时代之问、中国的时代之问、教育的时代之问,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专家,而且需要伟大的教育家,去大胆尝试、勇敢作答。回答了中国教育的时代之问,理所当然就是这个时代的教育专家。
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研究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在题为《教育管理者需要有弘道精神》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教育家精神,虽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的期望,但是,实际上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包括教育管理者,这也是对全员育人的强化。教育管理者特别是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公务员,学校的书记、校长要带头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的非功利化属性决定了教育领导者要有弘道精神,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要为教育事业心甘情愿当“殉道者”。如果从制度层面来讲,教育之公平更体现为教育资源分配的正义既包括社会总的教育资源,也包括一个教育单位内部的教育资源,都要分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权贵化趋势是有违教育公平的,更是对教育之爱的极大伤害,这样的土壤难以形成教育家精神。教育管理者的弘道精神还表现在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建设上。“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和建设。”教育管理者的弘道精神有利于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本陆教授在题为《让普通好老师焕发出人性力量的光辉》的学术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教师立德树人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知识的力量,二是人性(人格)的力量。师德建设的核心宗旨,就是让教师的人性力量充分彰显,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发展,使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精神丰盈的现代人。教师队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按照师德水平的高低,大致可以区分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教师:缺德教师、普通教师、普通好教师、明星教师(教育家、大先生)。其中,缺德教师和明星教师人数并不多,绝大多数教师属于普通教师和普通好教师。基于这种类型分布差异,师德建设需要有的放矢,分类施策,从而提高工作实效。对缺德教师这种害群之马,应主要运用法律力量,及时予以惩戒和清除;对明星教师,应更多予以宣传和保护;对广大的普通教师和普通好教师,应该更多予以尊重、呵护和支持。是否尊重、呵护和支持普通教师、普通好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要矛盾所在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努力建设一种教师体面从教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氛围,让广大教师真正体验到教书育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唤醒教师内在的美好的人性和人格力量,并在日常工作中把这种力量和温暖传递给所有学生。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在题为《多元主题协同共建新时代的师德师风》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富有成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多维主体共建的系统工程。教师的失德行为、学校的失当裁定、学生的失尊行为,都会影响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唯有教师、学校和学生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才会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境界、素质、涵养、造诣得到全面提升,配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民教师。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推动者。学校对教师的失德行为及时处理、纠正,发挥好教育引导与制度惩戒同向同行的作用。学校要秉持公正,既不姑且教师的失范失德行为,也不惯纵个别学生的无理取闹行为,维护教师的尊严。教师有尊严,师德才能兴盛。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监督者。教师与学生是互为对应的道德主体。在师德师风建设中,需要师生双主体的道德共振。学生要尊重老师,对老师公正评价,以德立身。教师的严教与学生的公正评价是营造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龚群教授在题为《建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师德师风建设之所以重要,在于教师群体所面对是一个学生群体。以什么样的言行来与学生进行交往,是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进行预设的前提。师德师风问题是教师道德的问题。我们认为,进行教师道德建设,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师所面对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主体。我们需要从交互主体性意义上来认识教师道德的重要性,并且需要以交互主体性关系来重构教师道德和重新认识师德师风。交互主体性关系的根本要点在于,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承认我们所面对的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与行动发出者一样,都是一个人类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承受我们的言行的客体。我们认为,学生是这样四重主体:道德主体、人格主体、知识主体和生命主体。任何一个人类个体都是一个生命的主体,对于人身不可侵犯的意识是对作为生命主体的起码的尊重意识。学生并非是一个可以任作为长者的教师打骂的对象,这是因为,他/她是一个人,有着最基本的人格尊严,有着最基本的不可侵犯的身体生命权。这不仅是现代意识,同时也是为师之道的最基本要求。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向玉乔教授在题为《教师应该注重修炼语德》的学术报告中指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状况,首先会通过他的语德状况表现出来。一个社会的到的状况,首先会通过人们的语德情情况体现出来。所谓“语德”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口德”,其核心要义是要求人们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说话,或者说,要求人们说话时遵守道德规范。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语德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说话是言语行为,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规约。从教师师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我们所做的是育人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因此,教师是否遵守语德显然更加重要。语德是教师道德的首要内客。现实中的师德问题很多时候是通过教师的语德状况反映出来的。有些教师恶语伤人,这就是典型的语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师培养“言为士则”的道德情操,这是关于语德的重要论述。教师应该注重修炼语德,做言语得体、合德的好老师。
专家学者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深入,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给与会者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启示。
(文字编辑:雨桥)
(网络编辑:闫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