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对学校教学作用和价值的各种质疑,如学校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意志薄弱,精致利己,等等。这些批评意见由来已久,促使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认真思考“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何在”这个问题。本文基于教学论的相关研究,试就如何科学认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问题作些简单分析讨论。
第一,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所谓事物的价值和作用,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属性)。对事物价值和作用的分析,属于关系把握的范畴,其重点是努力探明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如能量、营养、娱乐、繁衍等,为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开发利用自然之物,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专门活动。这些产品和活动,对于社会繁荣进步和个人生存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深远意义。例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们或提供能量,或提供营养,或改善口味,是维系个体生命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有用且常用的物品)。同样,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专门活动,如政府管理、企业生产、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等,均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职能,提供特定的社会服务或社会产品,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教学是满足人类社会特定需要的一种专门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教学对于不同主体具有不同作用。例如,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素质,帮助家长培养后代、实现望子成龙的心愿,帮助教师挣钱养家、获得专业成长,为各行各业提供专门人才和新的劳动力,传播主流文化、移风易俗,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理解,等等。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教学一直在努力满足着个体和社会的多样需求,日益发挥出重要影响。从学理层面分析,教学的作用或功能,大体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型: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功能)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功能)。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为教学自觉追求和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此外,也体现为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获得专业成长。其中,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学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作用,这种功能可以简称为教学的育人功能(育人作用、育人价值)。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培育新人、传播文化、社会教化等方面,进而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作出贡献。教学既有育人功能,又有社会功能,这是人们关于教学作用或价值问题的专业共识。
第二,“以文化人”是教学功能实现的基本机制。
大家都承认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或功能,但是,这些功能从何而来、如何实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入研究教学作用发挥或教学功能实现的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机制就是“以文化人”,即主要通过“不断地解决个体经验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的矛盾” 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具体来说,“以文化人”的“文”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文化),“人”指的是新生一代(学生),“化”指的是转化、内化,即学生把人类的社会历史经验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内化为能力与品格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专门活动,依赖于两个条件而存在: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大量不断累积的知识经验、活动方法、社会规范需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社会要延续发展,必须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接替”。每一代新人的成长,既包括基于遗传基因的身体发展,又包括基于经验积累的精神发展(心理发展),而新生一代的精神发展主要是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人的自然生命通常基于遗传基因自动地发育展开和逐渐成熟而达到种族进化的水平,而人的精神世界则从零开始逐步积累经验,需要不断努力缩短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种族经验、人类总体经验)之间的差距。在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积累相对有限,新生一代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模仿、口耳相传,就能较好地习得种族经验,较早地适应社会生活。但是,随着文明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历史经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新生一代仅依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所习得的个体经验,在范围和水平上,就会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存在巨大差距。这样,新生一代的个人经验远远滞后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问题,就成为直接制约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的重大难题。为此,人们建立了学校这一社会机构,并创造了教学这种专门的社会活动来解决这一难题。教学的直接作用或基本使命就是“想方设法使每一个体、特别是新生一代在人生的最前边的一段时间里,就能把人类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知识的精华,基本掌握起来,以便早日从事创新,建功立业”。简言之,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新生一代)学习并掌握精选加工的人类文化而实现文明传承和个人发展,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基本方案,而其特点就是“以文化人”。
通过“以文化人”来实现教学功能,这是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值得认真研究。能否实现“以文化人”,取决于两个关键之点:一是“文”的价值,二是“化”的功夫。所谓“文”的价值,就是学生所学习的人类文明成果,要具有令人满意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人类社会历史经验非常丰富,不可能让学生事无巨细地接触和学习,必须有所选择和加工。提高“文”的价值,需要合理地精选精华成果并把它加工成系统、优质的教育内容,这是课程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以后会再专门讨论。所谓“化”的功夫,就是吸收和转化“文”的营养价值的效能和水平,也就是转化、内化的质量,或者说是育人的实际功效。“化”的功夫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与有效实施来体现, 其功效主要表现为:在智育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和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提高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智力);在德育上,为人的政治思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科学和认识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德育活动阵地” ;在体育上,也“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地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概括地说,“化”的功夫就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精华成果,实现身心全面发展。这是教学论关注的核心议题。教学论就是“化”的学问,即探讨如何使人类文明精华成果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使新生一代在人类文明精华成果的滋养下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学问。
第三,育人功能是教学的基本功能,是全面发挥教学作用的基础。
如前所述,教学可以满足人类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具有多样的价值和作用,而“以文化人”是实现教学功能的基本机制。那么,“以文化人”机制如何发挥教学的多样作用呢?这有必要作些具体分析。“以文化人”本身就是一个育人过程,因而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作用,这无须赘述。问题在于,“以文化人”如何实现各种社会功能?答案就在“文”与“人”两个字上。1. 通过教育内容(“文”)折射社会需要。历史实践表明,教育内容是多方利益博弈权衡的结果。社会需求多种多样,其中,重大的战略需求、长远的发展需求和各行各业的共同需求,通常是需要优先满足的对象,是决定教育内容取舍的关键力量。经过多方利益博弈权衡而精选出来的教育内容,大多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进程,集中反映着特定时期社会各界普遍的利益关切和共同的价值诉求,因而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掌握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共同需求,是学校教学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具体表现。2. 通过学生发展(“人”)满足社会需要。人才是国家强盛之本,是百业繁荣之基,学校教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最终体现在培养新人上。把新生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为民族复兴筑基,为文明进步增力,为各行各业繁荣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学生成人成才并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这就是学校教学社会功能的全面展现。通过科学育人而全面发挥社会影响作用,这是学校教学功能发挥的突出特点。抛开育人而直接服务社会,如把课堂直接变成朝堂党争的阵地,或者让学生充当增产创收的免费劳动力等,或许也有权宜之效,但终将因误人子弟而贻害社会,这是不可取的做法。教学以育人为本,通过科学育人而全面服务国家和社会,这是应该自觉坚持的教育价值理念,是指导学校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法则。
第四,需要全面和辩证地理解教学的育人功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日益形成了一个基本信念: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具体的实践探索,更是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问题,很有必要作些具体讨论。
辩证地理解教学的育人功能,关键在于科学地认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的育人功能即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所谓身心发展,就是学生身体、心理的积极而持续的变化。积极变化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内容丰富、结构优化、功能增强和状态改善,如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野蛮到文明、从被动到主动等;持续变化是指身体和心理的改变可以维持较长时间,是稳定趋势而非昙花一现。人的身心发展,其机制非常复杂,遗传、环境和教育均对其发挥重要作用,而教学是影响身心发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形式。所谓促进作用,就是对身心发展的自然过程施加有意识的外部干预,从而优化进程、加快速度和提升质量。简言之,促进发展就是使身心发展过程变得流程合理、速度较快、质量较好。教学究竟能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呢?在学术史上,就此有过激烈争论,并形成了无关论、自然统一论、辩证统一论等不同主张。我们以为,在这个问题上,辩证统一论是比较可取的理论。它的核心主张是:1. 教学和发展相互影响;2. 教学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3. 教学的性质和水平具体决定着教学影响身心发展的方向和程度;4. 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积极创造发展条件。由此可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育人功能),并非教学的自然功能,而是人为努力的具体结果;不同性质和水平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大相径庭,有的成人成才,有的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误人子弟。只有那些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身心发展条件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出教学的强大育人功能。也就是说,教学要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的性质和方向,提高教学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全面地理解教学的育人功能,关键在于科学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满足于空谈学生身心发展的抽象概念,而应具体明确学生身心发展的操作性定义。学生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其中,身体发展主要指生理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身体机能的增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监测指标,因而争议不大。而如何具体分解心理发展的结构要素,是一个难点。在历史上,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分析,有心理内容与心理形式的二分法、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的二分法、知情意的三分法等。具体来说,静态的心理结构,是心理内容(经验系统)和心理形式(操作系统、动力系统)的有机统一体;心理过程就是心理形式的运作与心理内容的建构,积淀而成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心理特性;知情意是心理活动的三大形态(类别),是特定的心理内容与心理形式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心理过程,积淀为心理特性。这些认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内涵与表现,纠正实践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与做法。比较常见的偏颇是:割裂心理内容建构与心理形式发展的统一性,割裂知情意的整体联系,片面地强调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例如,把智能发展与知识掌握对立起来,要么满足于知识掌握而不在智能开发上下功夫,要么抛开知识学习空谈智能培养;把理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对立起来,把教学的育人功能要么窄化为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发展,要么窄化为纯粹的智力开发和能力提升;如此等等。这些认识和做法,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违背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值得警惕和反省的。全面地理解教学的育人功能,意味着在价值取向上要自觉坚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在具体工作中要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学生心理内容的建构(掌握科学文化和积累个体经验)和心理形式的优化(能力提升与人格完善),努力形成知情意协同发展的良好心理结构。
学校教学的育人作用,经常遭到一些社会人士的批评,如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等。这些批评具有一定警示作用,值得认真对待。此外,这牵涉到检验和评估教学的育人功能的标准和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说,学校教学总的育人功能(不是特定学科、特定学段的学业成就)是由社会历史实践来检验的,表现为学校培养的新生一代在进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后持续的行为表现和创新贡献。建功立业和幸福生活,是在社会层面衡量教学作用大小的外在尺度(标准和方法)。关于学校教学具体的育人功能(特定学段、特定学科的育人作用)的检测,在教育系统内部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方法,如评估学生身体发展通常监测身高、体重、视力、听力、速度、耐力等多项生理指标,评估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业水平,主要使用心理测量、学绩考试、行为观察、作品分析等技术方法。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内隐的,而各种评估方法都是通过外化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内在特性,即通过心理过程来推断心理特性,这有其合理性,但也可能出现一定误差。高分低能的说法之所以流行甚广,是因为的确能找到这样的个案,某个考生成绩畸高而实际水平偏低,即考试出现了较大的个体误差,某个考生表现出来的考试水平远远超过了真实的能力水平。但是,就此泛泛而论,进而否定学校教学的育人功能,否定考试成绩是检测学校教学效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则值得商榷。从学理上说,“高分低能”的说法割裂了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的有机联系,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在考试命题科学合理、考试过程严肃规范的前提下,学生考试的心理过程(作答得分),必然反映着学生的心理特性(知识经验水平、能力水平、动力水平等),即考试分数能基本反映出学生相应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的情意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出学生素养的高低。学校教学不能唯分数论,但也大可不必忌惮分数甚至谈“分”色变。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努力完善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检测的科学化,创造出更好地实现教学的育人功能的制度条件。
(来源:《小学语文》2023年第4期)
(作者:王本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周妍璇)